我國新基建加大馬力,國內晶振市場格局變動
中國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為什么呢?那是因為我國的道橋房建設方面具有全世界最頂級的建造技術,在建造速度上更是堪稱世界一絕,從這次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速度就能夠看出來;那么數字化新基建又是什么呢,它是實現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而隨著我國新基建加大馬力,國內的石英晶振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新技術,作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將給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的空間,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新的生產體系和新的商業模式.
新基建的建設說白了就是先進科技設備的建設,比如5G通信的商用及民用普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高新技術的研發及落實.這些領域的電子設備對石英晶振的需求量非常高,并且還是當下有源系列晶振的主要應用領域.所以新基建的驅動馬力加大會對當下國內,乃至世界晶振市場的格局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最明顯的還是在國內晶振市場上.
縱觀歷史上”技術-經濟范式”的轉移,基礎設施建設都是必要條件.因此這一次”新基建的目的非常明確,即通過為社會提供新一代基礎設施,加速中國新一代產業如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并最終完成范式轉移,跨越收入陷阱.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原有基礎設施體系的不適應問題更加凸顯,基于新時代新使命,基礎設施體系也必然要進行戰略性調整.
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新技術,作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資新基建,實際上是投資未來,服務長遠.新基建是圍繞科技這一經濟新硬核掀起的基礎建設浪潮,是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數字動力,為高質量發展蓄能.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都需要有源晶振在核心模塊中作為時鐘源.
為什么會使用有源晶振?有源晶振的頻率穩定性較高,通常情況下這類晶振的工作溫度范圍普遍都是很高的,基本上都是在-40-85℃之上;這對于這些需要工作在復雜環境下的晶振產品來說相當的適合;并且,在有源系列中,還有溫補晶振,壓控晶振,恒溫晶振,差分晶振等高級有源晶振,其中溫補晶振可以通過溫度調控頻率穩定性,壓控晶振可以通過電壓控制頻率變化量,而差分晶振就是為光纖通信而生的.
那當下的國內晶振市場的格局是咋樣的呢?其實當下的國內晶振市場和國際范圍內是一樣的,基本上還是以無源晶振為主導,有源晶振占據一小部分市場份額的局勢.但是隨著這些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國內新基建力度的加大,國內電子市場對石英晶體振蕩器的需求會逐漸提升,無源晶振不會被淘汰,但是市場份額將會不斷遭到有源晶振的擠壓.甚至還會刺激國內有源領域的發展,畢竟如今國內各廠家在有源方面的生產工藝并不如何出眾,并且有些產品甚至還無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