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笑言:”這樣發展下去人類社會將會被機器人所統治”,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嗎?誰也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基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AI機器人在貼片有源晶振頻率信號的支持下確實給人類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一些危重任務不再需要人類去以身犯險.那么隨著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成長,作為電子行業不可或缺的晶振行業的走勢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微妙變化呢?
遠了不說,就是在這場新冠疫情中AI機器人所發揮的作用也是相當大的,再比如如果現在擁有能夠自主進行滅火的機器人是不是就會避免前些日子18位救火英雄的犧牲,所以不管未來如何,至少在當下這樣的設備能夠回饋社會,并且人類也有足夠的人能力去控制它.但是呢,這樣的設備對石英晶振產品的需求顯然不是那么簡單的.
我們公司就是專業做晶振產品的,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在近年來購買有源晶振的客戶越來越多,在以往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會選擇無源晶振,那為何突然之間對有源晶振的需求量會變大呢?首先從電子產品市場分析來看,電子產品性能提升是其中原因之一,其二則是隨著AI,大數據,物聯網,5G通信技術的發展,一些搭載相關功能特性的產品就必須要使用有源晶振,否則頻率信號穩定性不達標就會引起相關功能特性不穩定或是無法實現.
由此可見,隨著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成長,將會直接提升電子產品的性能,從而間接性的引起對石英晶振產品的性能提升.在這之前電子產品市場向小型化,緊湊型方向發展就使得各大晶振廠家紛紛開始研制并生產小體積石英晶振產品,如今晶振的體積已經能夠達到1008mm的超小尺寸,就比如KDS晶振公司出產的1008差分晶振以及臺灣TXC推出的1008適應諧振器等等.
特別是如今隨著5G商用的加速,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快速布局和汽車行業的轉行,再加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的電子產品市場上對石英晶體振蕩器產品的需求會非常之大,但是也不會完全脫離無源晶振,畢竟這些高端產品也只在核心模塊才會使用性能相對較高有源晶振作為時鐘源,而在一些輔助型模塊上則是會使用無源晶振,這些模塊因身性能的原因對晶振產品的需求并不是很高.
從現在的晶振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似乎大部分晶振廠家已經察覺到了這樣的市場需求變化,所以在縮小產品體積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提升產品的性能,就比如NDK就在一月低推出了一款帶有低相噪性能的溫補晶振,這在常規溫補晶振上是不具備這樣的性能的,這樣的情況和例子還有很多,在這里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
通過以上分析,隨著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成長,已經5G,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未來的晶振行業將會是以有源晶振為主導,無源晶振為輔助的大致走勢,將會使得晶振行業打破如今的有源晶振鮮有人知,而無源晶振穩操勝券的局面.